早在1968年,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(GM),为了适应汽车型号不断更新的需要,想寻找一种方法,尽可能减少重新设计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和接线的工作量,降低成本,缩短周期,于是设想把计算机功能完备、灵活性、通用性好等优点和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简单易懂、操作方便、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,制造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。为此,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公开招标,要求制造商为其装配线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控制器,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。 美国数字设备公司(DEC)中标,于1969年研制成功了一台符合要求的控制器,在通用汽车公司(GM)的汽车装配线上试验获得成功。由于这种控制器适于工业环境,便于安装,可以重复使用,通过编程来改变控制规律,完全可以取代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,因此在短时间内该控制器的应用很快就扩展到其它工业领域。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(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,NEMA)于1980年把这种控制器正式命名为可编程序控制器(PLC)。为使这一新型的 工业控制装置的生产和发展规范化,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制定了PLC的标准,给出PLC的定义如下: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,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。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,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、顺序控制、定时、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,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,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。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,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,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设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