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输出指令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 逻辑串输出指令又称为赋值操作指令,该操作把状态字中RLO的值赋给指定的操作数(位地址)。若RLO为“1”,则操作数被置位,否则操作数被复位。表1列出了输出指令中操作数的数据类型和所在的存储区。逻辑串输出指令通过把首次检测位(FC位)置0来结束一个逻辑串。当FC位为0时,表明程序中的下一条指令是一个新逻辑串的第一条指令,CPU对其进行首次扫描操作。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 表1 输出指令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LAD输出指令像继电器逻辑图中的线圈一样工作。如果电流能够流经电路到达线圈(即RLO为1),则继电器线圈通电,其常开触点闭合,否则线圈不通电,常开触点断开。在LAD中,只能将输出指令放在逻辑符号串的最右端,但其前面必须有链路,不能将输出指令单独放在一个空网络中。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一个RLO可被用来驱动几个输出元件。在LAD中,输出线圈是上下依次排列的。在STL中,与输出信号有关的指令被一个接一个地连续编程,这些输出具有相同的优先级。图1所示是多重输出的示例。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图1 多重输出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中间输出指令在存储逻辑中用于存储RLO的中间值,该值是中间输出指令前的位逻辑操作结果。在与其它触点串联的情况下,中间输出与一般触点的功能一样。中间输出指令不能用于结束一个逻辑串,因此,中间输出指令不能放在逻辑串的结尾或分支的结尾处。图2所示是中间输出的梯形图。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图2 中间输出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 2)置位/复位指令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置位/复位指令根据RLO的值,来决定被寻址位的信号状态是否需要改变。若RLO的值为1,被寻址位的信号状态被置1或清0;若RLO的值为0,则被寻址位的信号保持原状态不变。置位/复位指令有关内容见表2。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表2 置位/复位指令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对于置位操作,一旦RLO为1,则被寻址信号(输出信号)状态置1,即使RLO又变为0,输出仍保持为1;对于复位操作,一旦RLO为1,则被寻址信号(输出信号)状态置0,即使RLO又变为0,输出仍保持为0,这一特性又被称为静态的置位/复位,相应地,赋值输出被称为动态赋值输出。置位/复位指令也用于结束一个逻辑串,因此,在LAD中置位/复位指令要放在逻辑串的最右端,而不能放在逻辑串中间。复位指令还可用于复位定时器和计数器。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图3 置位/复位指令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3)RS触发器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RS触发器梯形图方块指令表示见表3。方块中标有一个置位输入端(S),一个复位输入端(R),输出端标为Q。触发器可以用在逻辑串最右端结束一个逻辑串,也可用在逻辑串中影响右边的逻辑操作结果。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表3 RS触发器梯形图方块指令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如果置位输入为1,即有电加到S端,则触发器置位。此时,即使置位输入为0,触发器也保持置位不变。如果复位输入为1,即有电加到R端,则触发器复位。此时,即使复位输入为0,触发器也保持复位不变。RS触发器分为置位优先和复位优先型两种。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置位优先型RS触发器的R端在S端之上,当两个输入端都为1时,下面的置位输入最终有效,即置位输入优先,触发器或被复位或保持复位不变。复位优先型RS触发器的S端在R端之上,当两个输入端都为1时,下面的复位输入最终有效,即复位输入优先,触发器或被置位或保持置位不变。图4所示为使用置位优先型RS触发器的梯形图示例。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 图4 置位优先型RS触发器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 4)对RLO的直接操作指令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这一类指令直接对逻辑操作结果RLO进行操作,改变状态字中RLO位的状态。有关内容见表4。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表4 对RLO的直接操作指令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