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控制网—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从这里开始!

影响零件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

时间:2015-09-19 18:30来源:www.eadianqi.com 编辑:自动控制网
一、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1、定义: 加工层材料因塑性变形使晶体间产生剪切滑移,晶格扭曲、晶粒拉长、破碎和纤维化,材料的强度、硬度都提高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。 2、衡量指标: 1)表面层的显微度:HV 2) 硬化层深度:H 3)硬化程度:N=(H-H0)/H0 3、物理因素

一、表面层的冷作硬化

1、定义:
加工层材料因塑性变形使晶体间产生剪切滑移,晶格扭曲、晶粒拉长、破碎和纤维化,材料的强度、硬度都提高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。

2、衡量指标:
1)表面层的显微度:HV
2) 硬化层深度:H
3)硬化程度:N=(H-H0)/H0

3、物理因素对于冷作硬化的影响
切削力↑,则塑性变形↑,冷作硬化↑。
变形速度↑,则塑性变形↓ ,冷作硬化↓ 。
变形温度>(0.25~0.3)倍的金属熔化温度时,
变形金相组织会有所恢复,冷作硬化↓。

二、表面层的残余应力

1.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
(1)冷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
(2)热态塑性变形引起的残余应力
(3)金相组织变化引起的残余应力

2.影响表面残余应力及磨削裂纹的因素
表面质量对工作精度及其保持性的影响

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

零件的工作精度主要与微观几何不平度有关
精度保持性主要与表面耐磨性有关

3. 耐磨性则与表面几何质量、表面力学性能有关
一般的磨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
初期磨损阶段、正常磨损阶段、急剧磨损阶段
初期磨损阶段结束时的磨损量称为初期磨损量。
初期磨损量与表面几何质量有关,一定载荷、润滑条件下初期磨损量与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:当载荷增大、润滑条件恶化时,即:载荷增大、润滑条件恶化时,最佳粗糙度增大。

三、表面金相组织变化与磨削烧伤

1、砂轮:
砂轮粒度↑ →表面粗糙度Ra↑
一般磨料的粒度用粒度号表示,每英寸长度上的网眼个数为粒度号,例80#,60#;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
  1. 微粉用最大
  2. 颗粒的最大
  3. 尺寸的微米
  4. 数表示,例
  5. W28、W14。

2、磨削用量
砂轮速度v砂↑ →表面粗糙度Ra ↓
工件速度v工↑ →表面粗糙度Ra ↑
砂轮相对于工件的进给量f↑ →表面粗糙度Ra↑
3、砂轮修整:砂轮修整质量越高,磨削表面质量越好。

四、表面层物理、力学性能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减少表面层冷作硬化的措施

1、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
前角↑,冷作硬化↓;
后角↑,冷作硬化↓;
钝圆半径↓ ,冷作硬化↓。

2、限制后刀面磨损

3、合理选择切削用量
切削速度↑,冷作硬化↓;进给量↓,冷作硬化↓ 。

4、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变化 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切削一般不会导致金相组织变化,磨削因单位切削截面消耗的功率较大,常常导致金相组织变化。
磨削淬火钢时容易出现的烧伤:
回火烧伤:磨削区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,
而未达相变温度,产生回火组织
(索氏体或屈氏体)。
淬火烧伤:磨削区温度超过相变温度,由于冷却液急冷,表层出现二次淬火马氏体。
退火烧伤:磨削区温度超过相变温度,不用冷 却液,工件缓慢冷却,发生退火。
磨削区温度与磨削用量之间的关系为:
磨削深度↑,磨削温度↑ ;
砂轮速度↑,磨削温度↑ ;
工件速度↑,磨削温度↑ ;
进给量↑,磨削温度↓。
磨削区温度剃度分布规律:
工件速度↑,温度剃度↑ ,高温层厚度↓;
可以同时提高砂轮和工件速度,既减小高温层厚度,
又控制表面粗糙度。较薄的烧伤层可在清磨时去掉。

5.提高冷却效果
1)采用高压大流量冷却,冲刷砂轮,加强冷却;
2)在砂轮上安装空气挡板,消除附着气流;
3)利用砂轮孔隙实现内冷却。

6.提高砂轮磨削性能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1)锐化磨粒,减小摩擦;
2)砂轮硬度不宜过高,保持自锐性;
3)砂轮应具一定弹性,避免过载;
4)使用开槽砂轮;
5)使用螺旋槽砂轮

6、表面强化工艺
主要指冷压工艺,使表面层发生冷塑变形,硬度提高,产生残余压应力。
常用冷压工艺有:
1)喷丸强化
2)滚柱滚压强化
切削过程:可分为四个阶段
(1)强烈切削阶段:少数波峰上压强很大,切削作用剧烈。
(2)正常切削阶段:接触面积增大,接触压强减小,切削作用减弱。
(3)微弱切削阶段: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,接触压强进一步减小,磨条起抛光作用。
(4)停止切削阶段:工件被研平,接触压强很小,磨条与工件之间形成油膜,切削停止。
超精研、研磨、珩磨、抛光加工的共同特点是:
1、不选择切削用量,只限定压强和加工时间
2、无需精密机床
3、降低表面粗糙度效果明显,提高精度不明显
4、加工余量小

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
本文已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