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控制网—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从这里开始!
当前位置: 自动控制网 > 机床 >

数控系统伺服驱动优化方法(2)

时间:2017-06-02 14:19来源:www.eadianqi.com 编辑:自动控制网
调整伺服增益因子的目标,应使系统的跟随误差达到最� T黾铀欧鲆嬉蜃涌梢约跎傧低车母嫖蟛睿撬欧鲆嬉蜃硬荒艿髡锰螅裨蚧岬贾孪低车某鳎踔脸鱿终竦聪窒蟆R话闱榭鱿拢嘶竦媒细叩穆掷庸ぞ

  调整伺服增益因子的目标,应使系统的跟随误差达到最小。增加伺服增益因子可以减少系统的跟随误差,但是伺服增益因子不能调整得太大,否则会导致系统的超调,甚至出现振荡现象。一般情况下,为了获得较高的轮廓加工精度,应尽可能增大伺服增益因子。伺服增益因子在机床参数MD3220中设置。 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
  优化位置调节器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它的跟随特性,当伺服增益系数改变时,在操作面板可以看到Followingerror(跟随误差)的变化,从中判断伺服增益因子是否达到最佳。如图7所示。

本文来自www.eadianqi.com

  通过对FANUC和SIEMENS系统速度环、位置环的调试,发现对机床参数的调整是一件复杂而繁琐的工作,由于参数之间是相互影响的,需要反复的调试确定。参数优化的好坏,决定加工效果。

自动控制网www.eadianqi.com版权所有

本文已影响2251